躁鬱症與憂鬱症有時在臨床難以區分,每年有10%躁鬱症患者被診斷為憂鬱症。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提醒,躁鬱症患者自殺風險是憂鬱症患者4倍,為找出簡單工具揪出躁鬱症,研究團隊發現利用心臟副交感神經檢測,可提升躁鬱症診斷準牙齦美容確度。
張勳安指出,雙極性憂鬱症也就是俗稱的「躁鬱症」,患者一生僅會出現約3至5次「躁」,其餘時間都是嚴重憂鬱。但當輕躁發作時,患者持續四至五天充滿體力、腦力思路異常清晰、說話速度變快,因這些症狀使成績變好、人際佳,沒人覺得自己生病,親友也不會發現異常;當嚴重憂鬱發作時,就容易被診斷為單極性憂鬱症,導致治療方向不同,效果不佳。
目前臨床診斷躁鬱症,除了靠精神科診斷性會談及患者自填問卷評估外,沒有客觀儀器可檢測。張勳安表示,醫界很早就發現,憂鬱症病人心臟自律神經功能中的副交感神經功能較低下,這次以心律變異性檢測儀,分析116名躁鬱症病人,及591名只出現「鬱」的憂鬱症病人與421名健康人為對象,進行研究。
蕭小姐最近用餐時感覺後牙酸軟無力,一咬食物就疼痛,刷牙時牙齦也經常流血而來到診所求診。經過口內和X光片檢查,我告知她:『兩側後牙有牙周病喔!』蕭小姐大驚失色:『怎麼會?我的牙齒以前都不會痛,每天也有刷牙啊?怎麼會得到牙周病呢?』初次被告知有牙周疾病的患者,經常和蕭小姐一樣訝異不已。因為初期的牙周病沒有明顯不適,牙齦的紅腫症狀也常被誤認為『火氣大』,直到明顯的咬合無力、牙齦腫痛、口臭,甚至牙齒搖晃位移,才發現問題嚴重。更驚人的事實是:在台灣,超過九成的成年人都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疾病。牙周病顧名思義,是牙齒周圍構造,如牙齦、齒槽骨、齒槽韌帶的疾病。
張勳安指出,自律神經檢查常以心跳速度為判斷依據,交感神經如同油門、副交感神經就是煞車,研究發現,躁鬱症病人的副交感神經活性差,初步研判可能為其偶爾過度興奮的原因,若以代表副交感神經功能的高頻指標4.995 計算單位當做切點,以下就可能是躁鬱症患者。
張勳安說,研究自2013年開始進行,發現陸續被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接受刊登。以心臟自律神經功能作為檢測方式,區分出躁鬱症及牙周病憂鬱症患者,成功率約6至7成牙週治療,若合併現有問診,可更準確區分這兩種不同的患者。
另外,研究也發現,有自殺傾向的憂鬱症患者,副交感神經活性較沒有自殺念頭的患者差,現在臨床上怕病人不願說出有自殺念頭。
自殺,不能解決難題;求助,才是最好的路。求救請打1995 ( 要救救我 )
留言列表